天津 心里 资讯,遇到不想面对或者从未想到会发生的事情,人们会产生一些应激反应,您知道出现应激反应也分阶段吗?有的朋友由于没有及时从导致应激反应出现的源头中排解情绪,将情绪累积,最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情况。
应激心理三个阶段
现代研究中,科研人员目前将人体在面对应激时的反应归为三个阶段,即警觉阶段、抗拒阶段和衰竭阶段。
在警觉阶段,人体内部会产生各种生理变化,诸如心跳加速、体温与血压则会降低、肌肉松弛等。为了这样的不适,大脑会向肝脏发出指令,令其提供大量的糖供应肌肉;也会提示肺部需要大量的氧气。于是人们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。
之后,人体会出现抗拒阶段。在这个阶段中,人体显然已发展出对压力来源的抗拒,即使压力的刺激继续出现,但第一阶段所出现的症状却消失了;另外,在警觉反应时期被搅乱的生理历程,这时也都恢复到正常状态。这时,受到威胁的人会开始通过实际行动去尝试解决问题。这所谓的实际行动,并不完全是积极、正向的,它其实包括了“逃离”以及“反击”两种。具体采用哪种形式,则与个体性格分不开。
最后,人体的反应则会进入衰竭阶段,即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无法再继续加速分泌激素,这意味着有机体再也无法适应长期性压力。
长期应激导致心理抑郁
其实,除了环境能够引起情绪的应激反应,研究人员发现,早年的生活事件,像童年时期遭遇忽视、躯体虐待或性虐待以及早年丧失双亲等,是成年后抑郁发作的主要风险因子。有研究显示,被剥夺人际交往和安慰的儿童常常表现得很孤僻,与社会人群的交往困难逐渐加重。抑郁症动物模型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,被强迫远离母猴的幼猴和其他同类几乎没有躯体接触,当这些幼猴长大成为母亲后,它们显得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对自己的后代要么漠不关心,要么表现为暴力和虐待。这些均提示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存在着某些因果关系。
当出现了未曾预想过的局面,先最大程度的让自己心情平稳起来,理性思考,不要让感性的情绪将自己全部包围。情况严重的朋友及时去往专科医院,听从专业医师的判断,不要盲目追随自身感受。